党意

生物医药仍是重要产业,但需以科技为驱动力公平、高效市场环境!经济新闻

党意 经济新闻 2023-10-28 182浏览 0

1、史上最强医药反腐风暴背后财经要闻,医保基金面临被“穿底”风险

2023年,堪称中国史上最强医疗反腐风暴财经要闻。据报道,7月以来,国家卫健委会同公安部等9部门集中整治医药腐败。159个院长、书记落马,医药股大跌,全国的医院、药企、医药代表都在瑟瑟发抖中。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就开始推动医疗改革,俗称“三医联动”,涉及医药、医疗跟医保财经要闻。根本的目的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医疗领域大范围的腐败,最终都将腐败成本转嫁为医药“成本”,从而推高了患者的就医费用。关键的是,不断在损耗、蚕食财政资金跟医保资金。-财经要闻

这几年,医保基金与养老保险基金一样,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支付压力,支出增幅高于收入增幅,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省份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基金被“穿底”的风险财经要闻。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4》曾预测,到2024年将出现医保基金累计结余亏空7353亿的严重赤字财经要闻。虽然这一数字近年或有变化,但是2024年的医保基金压力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点。

因此,最强反腐风暴的第一个目的,还是保障民生利益财经要闻。民生的背后是社会稳定。

2、A股医疗企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平均22.2%,高于其他行业财经要闻。

Wind数据显示,7月31日至8月7日,A股医药生物板块市值蒸发超2976亿元财经要闻。尤其是那些销售费用占总营收比例超过50%的医药公司跌幅较大。

最近一段时间财经要闻,医疗反腐行动,也让医疗行业的销售费用备受关注,它到底有多高?

《财经》以A股488家医疗企业为样本,观察到在2022年,这些企业总共花掉了3523亿元的销售费用财经要闻。也就是说,A股医疗企业平均每家的年销售费用约为7.2亿元。

在这些医疗企业中,去年销售费用超过10亿元的公司共92家,也就是说,A股每6家医疗企业里,至少有1家的年销售费用超10亿元财经要闻。

哪个行业最高?92家销售费用超过10亿元的公司中,化学制药32家,中药25家,医药商业16家,生物制品8家,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各5家,医美1家财经要闻。

医疗企业的销售费用,主要包括市场推广费、业务招待费、差旅交通费等,以及支付给销售团队的薪酬财经要闻。其中,企业开展学术推广会议的开销,包括医院科室推广会议费、医生拜访费,以及产品调研费用等,都算在内。-财经要闻

在药企的审计报告中,有会计师认为,医药行业销售费用是保证企业实现销售目标的重要投入跟保障财经要闻。

按照产品的门类,医疗行业不同产品的销售费用是有差异的财经要闻。具体情况是:A股上市公司分行业来看,与化学制药、器械、生物制品等行业相比,中药行业的平均销售费用最高。

销售费用的意义在于撬动更多的收入财经要闻。因此,需要观察销售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越高,说明销售费用的使用效率越低,花了很多钱但创收却很有限。

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100%的,有3家公司,都是A股科创板的创新药企财经要闻。因为营收太低,最低的一家企业年收入还不到3万元,为了筹备商业化而花出去的销售费用直接盖过了年度营收,占比不具有参考性,所以剔除。-财经要闻

展开全文

剔除后,A股医疗企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值是22.2%财经要闻。

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0%的A股医疗企业,一共有近40家财经要闻。

总体来看,在A股医疗行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0%的,一共38家,几乎全是药企,其中仅有两家是器械企业财经要闻。这说明药企的销售费用占比普遍高。

与其他行业相比财经要闻,到底高不高?

截至2023年8月4日收盘,医疗领域市值前十公司,平均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是17%财经要闻。

作为对比,《财经》选取了几个行业,既有纺织服饰、食品饮料这类产品需要对外销售的行业,也有汽车、建筑材料、基础化工等覆盖上中下游产业链的行业财经要闻。

每个行业,同样以市值前十的龙头公司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取平均值财经要闻。在这些龙头企业里,医疗行业仍然是最高的。

3、生物医药产业仍是国家极为重视的产业财经要闻,但需要以科技为驱动力的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

虽然反腐之风劲吹财经要闻,但目前,生物医药产业仍是国家极为重视的产业,自媒体昙视点分析指出,这有几个深层原因:

一是,生物医药是一个大产业,一个新兴战略产业财经要闻。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生物经济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行业占比约为20%,即约为4万亿元。

二是,中国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在逐年增强,这不但可以提高大国博弈间中国的话语权,还能承接得住跟国际巨头的高端产业合作财经要闻。

有一个微妙的细节,今年3月份以来,多家大型跨国公司CEO访华,包括明星人物马斯克跟库克财经要闻。但仔细观察,跨国药企高管最为集中,包括辉瑞、默克、阿斯利康、武田、强生、赛诺菲、美敦力等。马斯克跟库克到访更多是象征性的,彰显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仍有信心。但是辉瑞等药企拿出的却是实际行动,与多地政府、企业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拿出真金白银在华投资。-财经要闻

比如在3月25日-27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阿斯利康宣布再度扩大在华投资,在青岛建设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总投资约4.5亿美元财经要闻。

尚不知双方协议中涉及哪些条款,但是潜在的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必然是所期望的财经要闻。

2022年10月,中国生物医药龙头企业—药明生物曾被美国列入“未核实清单”,后来又从清单中移除了财经要闻。

这一方面取决于药明生物的实力,另一方面表明了美国对生物医药领域的暧昧态度财经要闻。药明生物的营收约50%都来自于北美。就大分子生物药为海外药企提供研发配套服务,一旦被制裁,将大幅提高海外药企研发成本,让美国本土企业受损。-财经要闻

大国博弈,有竞争,有对抗,也有合作,而生物医药产业是东西方大国目前认为尚能合作的领域财经要闻。

而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高科技驱动的行业,技术创新是其发展的关键财经要闻。科技创新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要有一个公平竞争、规范高效的市场环境,产业才可能长足发展。

4、美国对华敏感技术投资限制令对我们有多大影响财经要闻?

8月9日,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旨在限制美国在中国敏感高科技领域的一些投资财经要闻。限制哪些领域?为何要限制?会对我国有多大影响?火星宏观公众号分析如下:

首先,该命令指示美国财政部限制企业在三个领域中对中国实体的投资,包括半导体与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跟部分人工智能系统财经要闻。政府还将要求美国公司向财政部通报对其他人工智能跟半导体技术公司的投资情况。

以下投资可能被禁止,例如跟中国研发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半导体制造设备有关的技术;先进积体电路的设计、制造与封装;跟超级电脑的安装、销售有关的投资;帮助中国制造量子电脑、特定量子传感器、量子网络跟通讯系统的投资等等财经要闻。-财经要闻

其次,有钱不挣、干涉企业的经营自由而禁止投资中国敏感技术,美国政府意欲何为?约瑟夫·拜登政府在实施限制的同时,正试图恢复美中关系财经要闻。由于安全、技术、台海等问题的交织,美中关系处于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约瑟夫·拜登签署这项命令,其目的有三:-财经要闻

一是削弱我们敏感科技领域的发展财经要闻。美国白宫发言人称,该命令旨在阻止美国资本跟专业知识帮助中国开发可能支持其军事现代化跟破坏美国国家安全的技术。

二是助力美国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实现投资资本回流财经要闻。美国这次限制投资的主要是半导体的三大领域,而这些领域,也是美国以及其发达国家的盟友们最近两年致力于本土发展的核心领域。美国这两年动工了包括台积电在内的一批芯片制造厂,最近德国也用数十亿欧元补贴台积电在德国设厂。一旦禁止资本投资我国这些领域,计划投资这些领域的资本,就只能流向欧美本土这些企业了。-财经要闻

三是布局2024年大选财经要闻。最近几年,限制对中国高科技投资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虽然美国民主、共跟两党都高度一致地支持该提案,让约瑟夫·拜登极快签署了总统令,但两党对待该提案的表态,很难排除是为了布局2024年的大选。-财经要闻

最后财经要闻,对华敏感技术投资限制令对我们有多大影响?

一是我们半导体产业获得西方风险投资的机会更少财经要闻。根据PitchBook的数据,去年美国在中国的风险投资总额从2021年的329亿美元暴跌至97亿美元。今年到目前为止,美国风险投资人只向中国科技创业公司投入了12亿美元。-财经要闻

Dealogic数据显示,今年到目前为止,美国公司对中国公司的收购已从去年同期的88亿美元下降到35亿美元,而科技行业的交易价值已从61亿美元暴跌至815美元财经要闻。

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成长资本合伙人Wayne Shiong表示,“对于以美元为基础的基金来说,投资中国科技行业的情况已经非常糟糕财经要闻。事情没有太多恶化的空间 “。

二是引发了对“脱钩”的担忧财经要闻。吸引投资的机会减少,这是直接的影响,而世界可能分裂成独立的工业市场,标准相互冲突,这意味着电子产品,汽车跟其他产品跟组件不能用于另一个,这可能会使对半导体技术投资限制的影响,外溢到阻碍中国的创新跟经济增长。-财经要闻

曾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负责出口管制跟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前美国官员基尔克雷斯也认为,行政命令的正式出炉是美国在监管对外投资方面迈出的重要第一步,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有效执行跟落实财经要闻。 但禁令的内容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随时可以调整。最关键的是,一旦有一个禁令,跟贸易战一样先打起来,往后就容易扩展为新的武器了。-财经要闻

5、中国股市见底财经要闻,或已满足充分且必要条件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财经要闻。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洪校长的投资课公众号分析指出,最坏的经济预期、最低的估值、最失望的市场情绪(基金申购创新低)——这是股市见底的三大必要条件财经要闻。

当然这些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A股市场走好还需要一个独特的必要条件,就是“管理层需要”,历史上A股市场每一轮好行情都源于管理层需要,519行情自不必说,是管理层直接下场指挥;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2014年新华社八篇文章挺股市;2019年开启双碳结构性牛市;这一次管理层直接表态,且称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显然天时地利人跟都已经具备,新一轮行情已经开始财经要闻。-财经要闻

6、须警惕民间、外商投资的下降

投资是经济主体为得到可预见将来的获益、对某个领域或某个区域投放足够数额资金、器物或行动的市场经济行为财经要闻。2023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保持了3.8%的增长,但民间投资(-0.2%)跟外商投资(-2.7%)下降,这是值得警惕的不炒信号。作为获益滞后的边际递减效应,投资热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拾,中国经济未来将面临更多压力跟挑战。-财经要闻

人大重阳公众号分析指出:民间投资、外商投资的下降,背后折射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较差,对经济的安全感缺失财经要闻。

中国投资增长乏力,甚至出现下降,一方面与全球政治经济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有关财经要闻。在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下,企业跟个人往往会更加谨慎,担心投资回报的不稳定性跟潜在风险。尤其是在经历了疫情等外部冲击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走势跟政策走向的预期显然还处在“创伤恢复期”阶段。-财经要闻

但另一方面,也与当下国内经济前景相关财经要闻。2023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之后,虽然部分数据上显示经济回暖且增长,但很多企业跟个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缓慢增长的盈利跟收入水平、不断压缩的企业成本等困境,对经济发展前景产生了担忧,致使民间投资的主动性跟积极性不足。-财经要闻

更有甚者认为,当前投资增长困境,与一些人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困惑有关财经要闻。一些中高收入者对民营经济、经济市场化、法治化、改革等前景存在不一样的看法。当前网络舆论中存在一些“极左”言论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对民企的过重惩处,加之国外唱衰中国经济“崛起顶峰论”作怪,有钱人的群里出现“润”(英文单词“跑”的拼音)的讨论高潮。-财经要闻

从这些角度看,刺激中国经济复苏、重拾社会信心,鼓励消费是表层,根本还是要通过务实的措施来鼓励投资财经要闻。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复苏形势,当务之急是通过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重拾民间跟外商投资的信心财经要闻。在民间投资方面,主要是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支持民营企业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提供资金支持。外商投资方面,加快自贸试验区引资政策的复制推广,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动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财经要闻

7、超2.6亿用户涌入短剧 女性成“主力军”

今年以来,快手、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之外,越来越多的视频平台涌入短剧赛道财经要闻。8月10日,在2023年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上,快手公布了快手短剧的最新数据。

数据显示,在快手上,短剧的兴趣人群超2.6亿,近八成短剧用户每周都要看短剧财经要闻。在快手星芒短剧核心用户中,女性用户数量占比超65%,30岁以下用户数量占比为50%。

在类型上,18-30岁的用户偏好古风、恋爱等类型的短剧,35岁,用户则偏向家庭、都市类短剧财经要闻。

快手娱乐业务负责人陈戈戈表示,大的流量蓝海也带来了更多变现可能财经要闻。例如,“20亿播放量”的短剧女主角“一只璐”全年GMV为1.7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财经要闻 的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