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意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11年进步与变化

党意 社会新闻 2023-10-06 234浏览 0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搭载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扶摇直上,载着三名航天员飞向苍穹。这次任务中,景海鹏担任指令长,与战友刘旺、刘洋一同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并安全进驻天宫一号,创造了中国人的新传奇。

11年后,经历四次太空飞行的景海鹏再次担任指令长,此时他正在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天宫”空间站中展开为期五个多月的“太空出差”。

在这11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哪些进步?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发生了哪些变化?航天员乘组的配合又有何不同呢?

成功·航天】天跟,开启!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成功!五星红旗在璀璨星河熠熠生辉,人类探索·太空新起点- 知乎

首先,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航天员的太空居住环境。从神舟九号任务的天宫一号到如今的“天宫Plus”,居住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变。天宫一号是我国航天员的初代“太空家园”,包括实验舱跟资源舱两个部分。实验舱提供了全密封的环境,内设有睡眠区跟健身区,有效活动空间约15立方米,足以满足2至3名航天员的工作跟生活需要。相较之下,如今的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在天宫空间站中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安全、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目前的中国空间站由天跟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天舟五号跟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组成,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跟更好的舒适条件。核心舱内有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疗区跟锻炼区,为航天员的工作跟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条件。

神舟十四號發射成功陳冬等3名太空人將駐留中國太空站6個月| 航空航天| 中國科技| 當代中國

其次,航天员的类型也更加丰富。中国首批跟第二批航天员都是从飞行员中选拔的,都是航天驾驶员。然而,神舟九号任务采用了“新老搭配、男女配合”的模式,让具有飞行经验的景海鹏担任指令长,带领首次参加飞行任务的刘旺跟刘洋一同前往太空。这种模式使航天员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飞行经验,提高了乘组的相容性跟互补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他们在太空中的工作效率。

而在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中,首次包括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航天员,包括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跟载荷专家。这次任务的人员选定进一步升级,包括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跟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此外,景海鹏成为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每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系统都会根据任务特点跟航天员个人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心理相融性、飞行经验跟年龄等,来做出最佳的人员搭配,以确保任务的顺利执行。

中國全力備戰太空站建造航天員進行出艙訓練| 航空航天| 中國科技| 當代中國

最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这11年间取得了显著进展。从初期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到如今的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发展壮大。太空交会对接技术已经成为常态化操作,用于空间站建设跟人员物资运送。在神舟十六号任务中,乘组将进行多次对接、撤离跟各种实验,包括太空课堂授课活动,让载人航天更加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

11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背后是千百条指令的精确执行,是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创新,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迅速崛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