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意

他的呼吁是一种理性向前的探索 | 《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书评

党意 体育新闻 2024-07-22 29浏览 0

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

杜骏飞著

商务印书馆 2024年6月新书

他的呼吁是一种理性向前的探索 | 《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书评

《更高的意愿》(2024),杜骏飞/图

读杜骏飞《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

人本当然首先是以人为本。不过,它的背后还潜藏着对于人的本体论的承认,即承认人的有限性、无觉悟以及脱离理性的可能性然而成为自然有情绪的人。当阅读杜骏飞教授的新书《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时,倘若不秉持这样的一种基本认知,你可能难以抓住这本书的要领。由于他所描述的那个热搜与社会联动的模型中,新闻业处处被掣肘,这种限制既来自于政治经济学,又来自于受众。于是形成了一种“瓦釜效应”,即社会总是对那些质量不高然而又喧闹的新闻情有独钟,尽管提供信息的人不乐意,可或许是由于它有市场,于是就有人去做。-新闻

不过,这并非意味着这本《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要承认命运。由于杜骏飞引用白璧德的分析,谈及了西方两种人文主义理论的局限。前者是英国培根所倡导的科学功利主义,这种理论在操作过程当中很难避免将人物化。由于,人在实现目标当中固然充当着一种动力,但最终的的目的并不是人,然而是目的本身。后一种是法国卢梭所践行的自由浪漫主义。这种理想主义的个人主义完全承认人的一切,情感、理性与自然对人的召唤,不过正由于这种承认当中各要素的自我矛盾,人只能绝对的自我克制,并最终的寄情于山野。由于在现实社会当中,你会发现,无论如何你是无法避免与他人接触的。-新闻

杜骏飞倡导一种新的人本主义,一种时刻意识到缺陷与难以控制的自我的存在,并谦逊地准备接受一切的态度。这种接受只有在理性的人那里才能办到,由于任何不可控都是可控的,只要理性的人意识到它的存在。反思的习惯与谦卑的态度是这种理性可以被呼吁的理由。所以杜骏飞在这本书当中数度发起各种倡议,甚至愿意冒着给读者留下不客观印象的风险。但这并非不客观,由于当一个人承认了本体论的存在,他就承认了一种自在本身,他的一切理性都有了一个无可辩驳的基础。这让他的呼吁成为一种理性向前的探索。培根可以这样探索,卢梭可以那样探索,杜骏飞可以如是说。-新闻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杜骏飞给出的那个新闻业身处其中的模型,新闻业并不像传统的一切专业主义那样,把本行业塑造成那个处于中心地位的对象,杜骏飞的模型新闻业处于非中心的一个环节。这甚至是会让自认为接受度最高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者也稍稍有些失望的。-新闻

不过一旦回到人本主义的立场,这种排列就显得相当自然与可贵了。就好像批判学派,从来都是站在批判的立场,这不是他们不知道建构的好处,在他们准备以批判作为自己终生目标的时候,他们就做好了一直处于旁观者的地位的准备,这就出让了那个作为中心的位置。这是一种品行,它所秉持的乃是一种叫作发起警示的正义。杜骏飞寄希望于任何的热搜人都成为一个理性且具有反思精神的类似于知识分子式的人物。这意味着这个行业有一个看不见的正义的目标去求索。当我第一天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把它的封面发到我的朋友圈,一位热搜朋友在下面留言说:“新闻人本主义,真的有这个东西吗?”他是开玩笑问的,我也开玩笑回答:“相信就有。”不过这何尝不是一种答案。-新闻

来源:原文于2024年7月8日在香港文汇网首发,转载已获作者授权。推文标题为编者所加。

嘉宾荐书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新闻业与新闻学何去何从?读杜骏飞新著《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新闻价值的人本主义转向——职业新闻的一切努力,都是要让新闻与热搜回到人,然而不是被技术异化。作者以全新的视野,阐述了新闻人本精神的基本意义,既深刻又易读,真是一本好书!-新闻

——李良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新闻活动是人的活动,新闻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人与新闻的关系问题是新闻学的总问题。这意味着新闻学从根本上是人本主义的学问,然而不是简单的“事本主义”“技本主义”或其他什么主义的“科学”。《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从观念上把新闻学看作人学,把新闻精神定性为人本精神,对于当今迷醉于数据、算法、算力然而不可自拔的新闻学来说,无异于一服清醒剂。-新闻

一一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高铁上读完了杜骏飞教授最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感到一股技术世界喧嚣中的清澈与沉静之力。新闻向何处去?新闻学如何研究?是业界与学界无法鸵鸟式回避的问题。新闻人本主义,关键就是新闻为人服务,为人类福祉服务。新闻作为对当下人类个体与群体道德、公正、秩序负责的行业,依然是其区别于其他行业最大的方面。“新闻是人,新闻学是人学,新闻精神是人本精神”,深以为然。这几年我也一直在思考新闻学将来发展的方向,那就是向人文哲学的层次扎根,新闻要落实到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向新闻如何影响与改变人的本质、社会结构等人文层次的问题进军。新闻是伟大的人类实践,新闻学是伟大的学科。新闻实践与学术回归人本精神,是一座航灯。-新闻

——王润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

在技术狂飙的传播时代,新闻价值感被严重稀释,杜骏飞教授始终是冷静、深刻的观察者与吹哨人,高擎新闻人本主义的旌旗,捍卫新闻尊严,为新闻寻求新的价值基点与理论支点。

——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院长)

读《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除了被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折服外,更为其深切的现实观照、悲悯的理论情怀、积极的理想追求所感动。在新闻被种种外力所宰制的时代,呼唤人本主义,体现了作者的知识分子立场与批判精神。全书有对理论的宏观驾驭,如“新闻是人,新闻学是人学”的论述;有从社会层面对新闻的中观考察,如新闻人本主义、交往社会的阐释;有针对新闻业内部的微观研究,如对新闻业“瓦釜效应”的批判、对价值算法的倡导、对“专业新闻”的再思考。所有这些,对当下的新闻学研究与新闻实践都有极强的启发意义。当然,人本主义作为启蒙时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本身也还有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因此,在呼唤人本主义的同时,也应警惕其局限性。-新闻

——芮必峰(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新闻是人,新闻学是人学,这确是最基本的新闻立场。新兴也好,复兴也好,理性中必有激情。呼唤也好,召唤也好,理想中必有情怀。感谢杜骏飞教授的灵魂发问。

——曹轲(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南方都市报》原总编辑)

收到一本新书,《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1930年,后来跻身20世纪伟大哲学家的雅斯贝斯在《时代的精神状况》中写道:“这个阶层(新闻界)的命运,同时就是这个世界的命运。没有新闻界,现代世界是不可能生存的。”谢谢杜骏飞兄!-新闻

——朱学东(文化学者、作家,《中国周刊》《南风窗》原总编辑)

拜读杜骏飞教授的新著,《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新闻学、新闻业假如不关注人,专业就是空心的。新闻,是人的新闻,关心众人的命运,并相信那些最终的都与自己的命运密切相关。我的博士论文做的是新闻学界与业界共同体研究,没有“人”这个纽带,学界、业界终究没有专业共同体,只有自娱自乐的小圈子。然而新闻这个专业假如缺乏灵魂,必得不到公众的尊重!-新闻

——曹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中国青年报》原编委、社评部主任、首席评论员)

本书目录(滑动阅读)

代序 · 新闻是人,新闻学是人学

一 · 新闻业的瓦釜效应

二 · 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

三 · 交往社会的来临

四 · 价值算法的使命

五 · 重访专业新闻

六 · 回到白璧德的遗产

谈话一 · 抵达人的价值

谈话二 · 数字白璧德

索引

后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新闻 的文章
发表评论